史学史复习资料②

发布日期:2024-09-18 13:24

来源类型:华尔街见闻 | 作者:王铵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澳门王中王100%期期中】【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2024天天开好彩大会】【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王中王100%期期准澳彩】

#大有学问#

【最全备考】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汇总

绪论:

1、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史实)>各种通史、专史和断代史(记录和编撰)>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

2、史学评论标准:道德伦理(忠、孝、义等)和“大一统”标准(正统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等)。

3、历史和史学

(1)历史:一是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是指历史的记载。

(2)史学:指的是一门学问,以人类客观的活的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

4、历史史料学:史学研究的基础

包括:(1)文字:各种书籍<主体>

(2)实物:遗址、遗物

(3)口头资料: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

5、参考书目及史学观点:

(1)现代史学体系由梁启超创立,提出:史官与史家,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史学发展的趋势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应以历史编纂学为主、历史哲学为辅

(3)仓修良,魏得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该书偏重明时期,注重体裁的演变、著作的产生以及范围的扩大,并且研究思想、流派、传注等问题

观点:

A.汉魏六朝以人物传记为中心

B.唐宋元时期主通“明变”

C.明清时期具有启蒙色彩

D.后著有传记史学、义理史学、考据史学

(4)谢保成《中国中学史》:功用趋于政治化,思想日益伦理化、皇家修史制度化、修史种类丰富化

(5)(台)王汎森《中国近代的史家与史学》

观点:近代史学的三次革命

A.梁启超《新史学》,什么是历史?

B胡适,傅斯年等,如何研究历史?(思想均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C.马克思主义史学,解读史学的方法(用阶级的方法)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研究著作:1947年,金毓黼,《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先秦:传统史学的产生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产生

1、起源:

(1)时代背景:远古时代的史学因素:神话和传说

(2)基本条件:文字的发明(记载载体)、历法的产生(确定时间)

(3)成文史料:史学的形成,记事方式的来源是殷代卜辞与周代彝铭。

2、史官的设置与历史的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1)远古时代的史官职责:创造文字、制订历法、观测天象、记载人事、提供咨询

(2)殷商甲骨文:甲骨卜辞

(3)西周:礼器、祭器、炊具,金文、铭文、钟鼎文

(4)春秋:国史、家史

3、史书体裁(外表)与体例(内部):

A.体裁:多为编年体和纪传体

B.体例:包括a内容构成b.断限(事件记载起始和结束的时间)c.篇目次序d语言(言、事的写法)e.注释(各书不一)。

【史职与史官是分不开的;夏代就有史官(太史令);古史官的职能主要关于“天道”“人事”;职能有分工】

二、孔子的史学成就

1、整理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我们研究历史保存了史料。

2、进行历史知识教育,普及了历史知识,形成了重要的文化传统。

3、对历史著作编撰做了最初的工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学著作--《春秋》,影响历代史学。

4、《春秋》的史学地位--标志着我国史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考点一】

(1)《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编写方法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2)《春秋》特别注意用词和史料的编排,表现在孔子用“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指的是孔子编写《春秋》所用的笔法,即用简洁的语言记载作者的历史观和想法的方法。

(3)《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由私人独立编撰而成的史书,开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

(4)《春秋》主要是一部政治史,但也记载其他方面的史实。

(5)《春秋》记事运用了详今略古的原则。

(6)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5、《尚书》--中国最早的档案文献汇编。

三、战国时期的其他史书:【考点二】

1《左传》在史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由前722 年——前454年,共18万字。【“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

(1)真实记载了历史,为我们研究上古和春秋的历史提供了原始材料:

(2)历史编撰上,创造了史论新形式(“君子曰”、“君子谓”);

(3)思想价值:叙史与论史共存;

(4)文学价值:历史记载与文学创作的结合。

2、《国语》:国别体史书,作者左丘明,其记事比《左传》多记载了200多年的史实(前970年左右——前 453年),以国分类,以语为主,开创了国别体的史书体例。

3、《竹书纪年》(编年类,还有《穆天子传》)是一部按照编年体方法记事的史书,上起夏商,下至魏国寡王,最早见于西晋。

4、《汲冢书》:又名《汲冢纪年》,是一部在魏襄王墓所得的十多部书的总称。

5、《世本》(谱牒类史书):战国时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重要史书,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

其记事从黄帝始,迄于春秋。内容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6、《战国策》(语类书):策即策谋之词。其书相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言论的辑录,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曾予以整理,删定为33篇,并定名为《战国策》,是为古本,此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史料。

7《战国纵横家书》:一部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辩士言论的史书,为进一步研究战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8、《逸周书》《山海经》(志类书)。

【后世学者从内容上将古书分为抒情、叙事、说理三种,从编写形式上看分为著作、编述、抄纂三种。

著作:指出自己的思想,开创新的体例,如《春秋》。

编述:把前人的材料加以编集按照自己的思想所编出来的新书,如《史记》《资治通整》。

抄纂:按照体例编撰起来的书,如《四库全书》。】

第二章、秦汉:传统史学形成时期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形成

1、秦汉史学的概况

(1)秦朝时期:秦朝史官的设置,基本遵循古制,平王东迁后的秦文公十三年秦有史官,秦穆公时有内、外史;由史官记录撰著而成书,主要是国史《秦纪》,记事上起前770年,下至前 207 年,是一部不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2)汉朝时期:经历了汉初的文化融合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两个阶段。

纪传体两大特点:

1以人物传纪为主,体现了重视人为的时代精神。

2.以书、表形式表现了记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两汉的史家和史学:

两汉史家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史论家,如贾谊等人;

二是撰史家,如司马迁、班固等人;

三是在古籍整理、图书目录方面有重要贡献者,如刘向等。

汉代的史官有太史令、兰台令史、东观著述、柱下五史等。

2、传统史学的形成:

(1)史学思想正统化:(2)著史目的明确化:(3)史书体例规范化;(4)官方修史制度化。

二、司马迁与《史记》【考点三】

1、《史记》概述:

(1)记载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字子长、陕西夏阳人。

(2)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体例:受到了《世本》的影响,是中国第一部纪、世家、传、表、书五种形式俱全的正史·

本纪:即帝王传记,源于世系,用编年形式,以时代、王朝更替为体系排比大事,是全书的提纲。

世家:记诸侯王国之事,源于世本,人物主要是诸候及有特殊功勋的人物。

列传:叙述公卿将相之事,源于传,是各种人物的传纪,分“专传”、“合传”、“类传”等形式。

:源于作,记载历法,典章制度,表明古今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

:源于谱,其优势有贯通史实、避免繁杂、补纪传或者其他史实的不足(分世表、月表、年表)。

(4)取材:“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经传和百家杂语);“石室金匮”(档案材料);作者的亲身见闻(游览名山大川)

2、《史记》的史学思想

(1)历史变易思想,盛衰强弱相互转化,承弊易变。把历史看作是不断变化的、治乱交替的过程。

(2)民本思想,宣扬仁君德政,批评昏君暴政。

①把历史上仁君的德政与昏君的暴政进行比较;

②把循吏的爱民恤民与酷吏的残暴虐民进行比较;

③把秦的严刑酷法与汉的顺流而治进行比较;

④把文景的无为与武帝的有为进行比较。

(3)关于历史循环与规律。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4)重视经济的作用,《史记》中的《平淮书》《货殖列传》专门讲述社会经济

(5)提出“大一统”论。

3、《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创立了史书纪传体,成为历代正史的专用体例;保存了古代有价值的史料:

(2)成为以实录著史的榜样、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材料、具有“据事直书”的修史精神,

(3)史论与“寓论断于叙事”(顾炎武)相结合,创立了序、论、赞的史论形式:(重要的叙事手法)

(4)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如《封禅书》《陈涉世家》)

(5)扩大了史书的记事范围:除了帝王将相,还记社会各阶层;记少数民族、他国历史,后代史书皆袭此体例;

(6)确立了史学家的任务(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因此该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积极意义:①对人为作用的认识:②对历史变化规律的探讨:③对经济活动的重视。

消极方面:①以血统论建立了一套帝王传授体系和民族大一统的理论根据;②尊孔尊儒倾向为儒家独尊做了舆论宣传;③循环论的观点。

4、注释: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合称“三家注”。

三、刘向父子整理文献的成就

1、整理文献的成就:①广罗异本,仔细勘对:②彼此互参,去除重复;③校出脱简,订正讹文;④整齐篇章,定著目次;⑤摒弃异号,确定书名;⑥每书校毕,撰写序录。

2、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对汉宣帝以前的典籍进行整理,保存了古代丰富的史料:

(2)首创校雠学,有助于恢复我国古籍的真实面貌。

(3)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图书目录分类体系,开辟了编辑目录书籍的方法和方式

(4)注意考察学术源流和著作产生的环境,开古代学术文化史研究的先河。

(5)使目录学成为历史学的重要内容。

四、班固及《汉书》的史学地位【考点三】

1、《汉书》对《史记》的继承和发展【《史记》长于文字,《汉书》长于体例】

(1)使纪传体史书更规范,扩大了纪事的范围:补充资料、增设篇目、移置内容、多设合传、附鸿论;汉书有《百官公卿表》,后代史书继承此志,一般称《职官表》;新创4志,“艺文”“地理”、“五行”、“刑法”,“精华在十志”(范文澜)。

(2)在《史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纪传体断代史:①断汉为书,自成一书;②改“本纪”为“纪”,“”即正统帝王编年大事记;并“列传”“世家”为“列传”并按时间编排(先“专传”,后“合传”,再“类传”,最后是四夷传、王莽传),改“书”为“志”。

(3)形成了史志,扩大了典志史的记载的范围,首创“地理志”、“食货志”“艺文志”;开创了在正史中编制政府藏书目录的先例、成为目录学中特有的“史志目录”;

(4)收载了大量史料,补充了《史记》所遗漏的史实、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献;增补《史记》世家、列传的事迹(如《萧何传》《淮南王刘安传》。

(5)首创纪传体断代史的体裁、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纪传体史书;

(6)开创了后人为前代人修史的先河,进一步确立了本纪的正统地位;

(7)文笔谨严典雅、对史传文学上有一定的价值。

2、班固的史学思想与特色:两重性

(1)即相信天人感应,又重视人的作用。

(2)即相信历史的循环,又重视时势的考察

(3)既有强烈的正统思想,又要求顺应民心

(4)既能原始察终,又能辩证分析;

(5)既强调礼治,又重视经济。

3、注释:唐·颜师古《汉书注》

【《东观汉记》:我国第一部官修的纪传体国史,是东汉人所写的东汉史

五、苟悦的《汉纪》的史学价值--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1、特点:简明

2、《汉纪》在史学史上的地位:使编年体更加规范完善,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1)以正经帝王纪年为纲,断代为史,显示了西汉一代王朝的兴衰;

(2)采用类叙、追叙、补叙方式使记事相对集中,并将与之同类或相关的史料加以介绍,容量扩大

(3)以大量史论进行政治说教,发展了“论”“赞”(“荀悦曰”)。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史学初步发展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初步发展的原因

史学发展的主要特色及表现【考点四】

1、史部著作正式成为独立门类(目录学反映),表现在曹魏设著作郎、少数民族政权也重视,书目著作将它列为独立。

2、史书数量猛增和体例创新,实录、史评、地学、谱学。

3、佛道在史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表现在书目著作中。

4出现了对史学发展总结的著作;

5、史学著作中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即“正统论”问题。

【史官制席,曹魏专职史官著作郎>西晋专门机构著作局>著作官的任选渠道多>北魏有国史的监修制度】

原因:

(1)各政权对撰修史书的重视,推动了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2)世族门阀制度的形成,刺激了史学的发展;

(3)历代政府重视对文献典籍的搜集和保存,对史学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纤维纸普遍用于书写,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5)学术思想急剧变化,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流行对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陈寿与《三国志》【考点三】

1、概括: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国别史。记事起于东汉灵帝黄巾起义,止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叙述了近百年间由统一而分裂以至再统一的历史,保存了很多原始的史料,其来源一有三国史官所记、二是当代所编的三国史书。概括为《魏志》详细、《蜀志》简明

2、内容评价:

(1)天命注定历史:反映天命观

(2)重视人事;

(3)民本思想突出,主张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三国志·魏书》的《文帝纪》中说“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张既传》“能容民畜民”

(4)独特的正统思想:以曹魏为正统与吴,蜀各为正统结合在一起,各为一书,分别记载,各不统属。

(5)喜评价人物:

标准:识量器局(外在的风度、文采等)与儒家伦理,如赞扬曹操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

特征:具体考察与辩证分析;

方式: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文章后加以评曰为题写史论,继承了《史记》的“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论曰”、“赞曰”;间接评价是指陈寿在描述人物时边论边评,或引述别人的评论,如在《臧洪传》中艺术了张超对其的评价“海内奇士”

(5)方法:归纳与比较两者并用,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共性和个性。

(6)小结:

优点:(1)善叙事

(2)正统论思想

(3)喜品评人物。

缺点:(1)缺笔太多、回护太擅

(2)记事过于简略。

5、注释: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

采取的方法是补缺、备异、矫妄、论辩(后史书之注多采此法,由注经转为注史);

优点在用材料丰富且不加剪裁改动、利于保存原文,

缺点在喜引神奇鬼怪之书、谈荒诞不经之事。

三、袁宏的《后汉纪》

《后汉纪》是一部编年体东汉史,作者是东晋袁宏。记东汉一代历史。

1、编写方式:类叙。

2、史料价值:现存最早的东汉史著作;史料多而真实,其成书比范晔的《后汉书》早而接近历史原貌;叙事平实生动、文字流畅。

四.范晔《后汉书》的价值【考点三】(范晔、字蔚宗、南朝·宋人)

1、“正一代得失”的修史宗旨,以“论"“赞”议论,翔实记载东汉历史,总结许多经验教训;

2、其“西羌”“西域”“鲜卑"“乌桓”等列传,叙事清楚、有条有理,反映出详细的民族交流史实;

3、史料方面,保存了后汉这一时代的史料(十八家后汉史书仅存袁弘《后汉纪》)、保存学者有价值的论著;

4、体例上,首创“皇后纪”;首创“党锢”“文苑”“方术”“独行”“逸民”“列女传”六种列传、为后来的史学家提供处理史料的方便;

5、在史才方面,吸收班、马之长,“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6、叙事方法多“以类相从”;类传、合传等的运用;

五、《宋书》、《南齐书》、《魏书》

(一)《宋书》:沈约,该书系统记载了南朝刘宋一代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思想是兼通儒道释各家;其价值在于收集了大量的君主诏诰、上疏和时人文章(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班固的《汉书》)。——记载了人物的外在美是南北朝史书的共性

(二)《南齐书》:萧子显,(在史学史历史上,以孙子的身份为祖父建立的王朝修史,他是第一人)文史兼通,其思想是以儒为主,服膺佛教,深信冥缘。该书是当代人写当代史事,是依据江淹、吴均、沈约等所著齐史撰成,共 60 卷(纪 8、志 11、传 40、自序1--已亡佚),

记载了宋顺帝昇明年间萧道成专权至齐和帝中兴二年齐亡的30余年史事。该书为研究南齐历史保存了大量的重要史料。

价值:

(1)史料价值高

(2)记载方法:多采取同类带叙的方法(类叙法),使对历史的记载简洁、浓缩

缺点:(1)避讳(避齐、有时避梁)

(2)宣扬因果报应的天命论

(三)《魏书》:魏收、文人史家、维承儒家、深受佛教影响。

1、史学思想的特色:门阀士族的观念和民本意识。

(1)任情褒贬、曲笔回护严重:族谱化严重。

(2)表现在:

①本纪中记君主下诏救灾、关爱百姓的举措;

②记清官的业绩;

③谴责揭露贪赃枉法的贪官酷吏的行为。

2、价值:《魏书》虽然被后代史家称之为“秽史”,但是它依然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史料;

它的史志价值很高,其中《释老志》是纪传体史书中第一篇记载佛道二教的史志;《官氏志》详细记鲜卑族姓氏变化。

六、刘勰的史学总结

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史兼论、论文为主的文学理论专著。该书共 50 篇,其中《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

1、对上古到东晋史学的发展进行总结。

2、征(征引)圣宗(尊奉)经,彰善瘅(揭露、鞭笞)恶是其史学思想的核心,即主张历史著作的编写要达到彰、瘅的目的,同时体现了伦理的本位。

3、倡导实录、力戒虚妄作为认识历史的标准和要求。

4、倡导文质相符、文史相通,内容与表达的统一。

七、反映社会风貌的史学领域拓展【考点五】

1. 古史研究的成就

(1)谯周《古史考》:谯周是蜀汉经学家和史学家,该书是考辨性质的史学撰著,揭开了古史考辨的序幕,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史学评论的性质。

(2)皇甫谧《帝王世纪》:该书起太昊,止汉魏,专记帝王事迹:所述史事,博采经传杂书

远古传说事迹虽不能据为信史,但可为研究史前社会提供印证材料,也可补周秦汉魏史事正史的不足。

(3)徐整《三五历纪》:把我国历史提到最远的三皇五帝时代,并根据南方苗瑶民族的传说参合各种书籍记载的传说,正式表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及世界和人类的起源,填补了我国历史最初阶段的空白。

(4)《竹书纪年》:也称《古史纪年》、《汲冢纪年》。西晋太康初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裹王墓,得《竹书纪年》漆简,共 75 篇。由于部分损坏严重,后经整理成书。该书记事起自夏商,下至魏襄王。

2、地方史志的起源,既述人物又述风土的著作,是被称为史料的渊薪薮。

原因:魏晋门阀士族喜欢标榜先贤、称道人物,出现了一批兼记人物、风土的著作,谯周的《三巴记》、如常壉《华阳国志》、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司凿齿的《襄阳耆旧传》、陈寿《益都耆旧传》,是地方志最早的起源。

3、历史地理学的兴起:

(1)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经济发展,各地割据,魏晋名士转向考察地理。

(2)郦道元《水经注》:该书是他以汉代学者的《水经》为依据,引用古书 400余种和各种碑志及古老传说,又加以自己的实地考察,作《水经注》40 卷,补充记述水道 1252 条。该书是北魏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是考察古代水道演变的重要资料。

(3)裴秀《禹贡地舆图》、陆澄《地理书》、任昉《地记》、顾野王《地志舆》、阚骃《十三州志》、法显《佛国记》、盛弘之《荆州记》等。

4.人物传记的发达;类传、别传——魏晋史学中单独的史学门类,根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此时有有《高士传》、《逸士传》《忠臣传》、《文人传》、《列女传》《良民传》等。

5.谱牒学盛行:魏晋门阀强调正统性,标榜门第,继承血统。

谱牒:家谱,以家族、以男性为中心的以中国封建史书,妇女没有单独地位,兴起于两汉。当时的谱学著作有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家族性的。著作如颜之推《颜氏家训》等。

6.十六国史的播述和崔道《十六国春秋》:取材自十六国原有的史书,该书分国记事(称录,共 16 录)、录之下立传,属国别体史书。

第四章、隋唐:史学进一步发展时期

一、唐代史馆制度的建立及其对前代史的编修【考点六】

唐代开始建立有史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既修前代史,又修当代史:前代史主要指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五代史只有传纪,没有史志;当代史主要指国史,实录等。

1、唐朝设馆修史的原因:

(1)政治统一

(2)社会经济发展

(3)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2唐代馆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设馆修史、宰相修国史的制度正式确立于唐太案贞观时期。

史馆修史有利于组织人力、搜集史料以编修内容庞大的史书,但是也束缚了史家的思想,难以有好作品。

3、唐代各种类型的史书

(1)起居注:编年体史书,起于汉朝,是记录君主言行法令的第一手原始材料,是编修实录和国史的的重要依据。此外,唐朝还有一种由宰相专职的原始记录资料,名曰《时政记》,是对起居注的补充。

(2)实录:起源于南朝,是封建帝王的大事记。后从唐朝开始成为定例,一直沿袭到清朝。唐有十六帝修有实录(凡22帝),是《旧唐书》史料的主要来源(原书亡佚)。

(3)国史:关于国家大事件的修撰。前期用纪传体、后期用编年体。(断断续续,均亡佚)

4、《隋书》十志:原名“五代史志”,包括梁、陈、北齐、周、隋五代的典章制度,对隋朝记载尤其详细。十志: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各志均处于学有专长的名家之手,学术价值较大,受历代学者推重。《隋书》是唐修五代史中最好的一部。魏征修的《经籍志》记载了西汉到隋朝的书籍存亡情况,以及古代的学术源流,是我国继《汉书·艺文志》之后现存的第二部史志图书目录。它第一次将群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取代了东晋李充的甲乙丙工四部名称,这种四部分类法对唐以后的目录学发展影响很大,一直沿用到清朝。

唐代官修八史--唐代对前代史的编修:《梁书》(姚思廉)《陈书》(姚思廉)《北齐书》(李百药)《北周书》(令狐德棻)《隋书》(魏征)《晋书》(房玄龄)《南史》(李延寿)《北史》(李延寿)

二、刘知几的史学理论【考点七】

刘知几《史通》论史为主,又兼论文;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史兼论:刘勰《文心雕龙》论文为主,又兼论史。《史通》和《文史通义》被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1、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人。

史通》的内容: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该书分内外篇两部分共20卷,“内篇”论史书体例、辨别是非;“外篇”叙述史籍源流及杂评古人得失。

(1)系统总结了中唐以前史书的体例,使纪传体的编撰更趋规范;将古今史书的体例归为六家,“尚书记言、春秋行褒贬、左传编年、国语分国、史记为通史性之纪传体、汉书为断代史之纪传体”

(2)系统地考察了中唐以前史官制度和史书编撰,开启了史学史的先河:见《史官建置》(论史官制度)《古今正史》(论述唐以前各代史籍)《杂述》(记正史之外著作)等

(3)提出了史学家的修养标准的“史才论”,才学识“三长论”,最重“史识”,指知人论世的见识和胆略;“史才”,指选材记事的能力和技巧;“史学”,指广博的知识和专门的学问。

(4)提出修史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主张直书、反对曲笔的“直笔论”。推进史书编撰的不断完善;史料应“采集群言”反对“道听途说”、叙述应“叙述沿革”“明罪恶”反对“祥瑞”“命官”、体裁反对“模拟经传”论述人物应选择“恶可戒世善可劝人”的人,断限上主张“不录前代”(只记一代)、叙事应“简要隐晦”、言语应“言必近真”反对“追效昔人”

(5)推动史学评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之前的史评萌芽于春秋左传,史记汉书中用“论’“赞”评论,《文心雕龙·史传》中专门谈及史评,直到《史通》时成为专著(具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体系,意义重大)。

2、刘知几的历史编撰理论

(1)史家主体论,论述了史家必备的“才、学、识”三长

(2)史家的目的论:记功司过,劝善惩恶,激扬名教;

(3)史著的内容论,在荀悦五志的基础上增加三志(“都邑志”“氏旗志”“方物志”)

(4)史著的体例:有“六家”“二体”之说,主张断代的编年和纪传二体并行不悖。

(5)修史制度论:反对设官局修史之制,主张“一家独断”,个人修史

(6)史文关系论;认为史学著作要言简意明、表述准确,反对刻意雕琢和文人修史,主张实录直书。

史馆修史的弊端:

1史官意见不统一

2官府控制了部分史料;

3监修影响史书真实性。

曲笔的原因:

①史家对史料掌握不全或理解错误;

②史家屈服于权势;

③史家个人有意颠倒历史以谋权

三、杜佑与典制体通史的创建【考点七】

1、杜佑创建通典的动因;

经世致用,企图通过总结历史上政治、经济等制度的沿革变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稳定统治,重建繁荣昌盛的唐王朝服务。

2、通典的学术渊源

1是继承从周礼、唐六典到政典的政书

2继承自《史记》后正史中的书志。

3、通典的内容和编撰方法

(1)通典的内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典制体通史。该书记载范围广,上起黄帝尧舜,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其内容分为食货、选举、官职、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9 门,每门下分若干目,每目下分若干子目;每一朝代又以时间为序记载制度沿革,并通过说、议、评、论、序、自注、附注等形式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杜佑的《通典》在前人基础上记载了典章制度的沿革和发展,又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因而被称为政治和史学相结合的艺术

(2)编撰方法:全书9门的先后次序是按照作者对政治措施的本末先后、轻重缓急来安排的;

门下有目,目下有子目;每一朝代又以时间为序。

4、通典的影响:

(1)创立了典制体通史的体例,对后世史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与《通考》《通志》称为“三通”)

(2)既重视记载史实,又重视议论,是一部有“实学”性质的史书

(3)门类安排上,“食货”置首,是重视经济的表现;“礼”的部分很多,表明对人类生活的婚丧嫁娶和宗族社会方面也比较重视

【类书、会要、会典和专门典制体史书

政书:国家政治,开创了政书编撰的新阶段。

丛书:把前人著作按一定的方法重新编排。

类书:把前人著作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所得。

会要:专记断代典章制度的史书体裁,这类史书,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其价值因书而异。

会典:内容多是皇帝的训诰和各官衙的政令法律,以及具有律令性质的办事成例。

专门性典制体史书:《周礼》《仪礼》《礼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唐律疏议》《历代兵制》《历代刑法考》

【《旧唐书》《元和郡县图志》《贞观政要》《唐律疏议》《大唐西域记》】

(1)旧唐书,刘昫。多取材于“国史”“实录”,特点是前详后略(材料和该书共同特点,前者导致后者),多直录原文,保留了原始的材料

(2)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

(3)贞观政要,吴兢。作者以“直笔”著称,日本学者评价该书为“帝王学”著作,讲“为君之道”,谈君臣关系等。

(4)唐律疏议,长孙无忌。疏,注释;议,议论。除了正式条文外,疏、议也有法律效力。

(5)大唐西域记,玄奘。当时唐欲对西域用兵,需要了解西边国家的情况,作者口述弟子笔录。

第五章、宋辽金元;传统史学的繁荣时期

【陈寅恪:中国史学莫盛于宋。】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繁荣及其原因

1繁荣的体现(特点)【考点八】

(1)宋代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修史制度;一是修史机构的完备,史馆、起居院、时政记房、会要所等;二是修史程序的完备,原始材料(起居注和时政记)>编年体(日历和实录)>纪传体(国史)

(2)史家、史书数量增多、质量高;两宋有著作传世的历史作家不少于130人,有司马光、欧阳修、郑樵、胡三省、马端临等等。

(3)史著体例进一步完善、体裁多样化:在编年体纪传体的基础上,开创了纪事本末体纲目体、学案体(学术史)

(4)范围的扩大:当代史、上古史、地方史、民族史、域外史等。

(5)“会通”的史学风气,贯通古今、融会天人,如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

(6)历史文献学的兴起:金石学的兴起(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目录学、校勘学盛行,史注的新发展,类书的编修,丛书的出现。

(7)讲求“春秋笔法

(8)元代是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史学发展具有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史学著作中体现出浓厚的民族融合色彩(如元修三史《宋史》《辽史》《金史》)

(9)理学对史学的影响也很大(主要在史观上,另外正史设立“道学传”专记此)

2、繁荣的原因:

(1)宋朝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学术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严重的社会危机、内忧外患使学者们充满了忧患意识,更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

(2)宋朝以儒立国,促进了理学的兴起、发展,有利于史学的繁荣。

(3)科举事业发达、士人队伍壮大,读史讲史风气浓厚,史书的需求大,史学受到重视。

(4)书院制度的建立为学术的传播提供了场所,利于史学发展。

(5)学术气氛浓厚,学者治学往往兼包经史子集,整理旧学的范围很广,各方面研究成果相互促进和补充。

(6)中国传统史学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二、宋代对前代史的编修【考点九】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1)叙事学史记、笔法学春秋;

重修之原因:总结教训强调“祖宗之法”、补《旧唐书》材料之不足、发挥议论的新观点。

(2)体例上的缺点:编修人员不一、时间短促、造成体例不一遭人诟病。

2、新、旧《五代史》

(1)薛居正《旧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书”);首创“选举志”(有“世袭传”“僭伪传”等反映当时特点的传记),优点在依据实录编修史料价值高、缺点在曲笔回护严重,

(2)欧阳修《新五代史》(“五代史记”):相比旧五代史,此时(宋基本统一全国)记事更完备、取材上资料更丰富(如小说)、仿史记春秋多发感慨;优点在文笔简练叙述简明,直接表达观点回护较少,缺点在刻意仿效春秋笔法任意褒贬(甚至较之旧五代史而过)。

3、十国史的编修(略~)

4、司马光《资治通鉴》及其注

(1)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一十二年(公元前403年)写民,到五代后周世宗易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该书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 294 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说明材料取舍之理由)、《目录》(相当于大事年表,使该书简明化和普及化)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2)断限起于周烈威王 23年,因周天子地位丧失,作者为正定名分维护纲常而作,而下至周世宗时期不及北宋(本朝),利于议论耳;体现出强烈的正统论思想(如在三国并列时以曹魏为正);编修方法是:丛目(本纪、实录)以标明事目>长编以附于目后>最后删定定稿(原则是“宁繁勿略”)

(3)评价:史料价值高(尤以唐五代时期为善);编撰方法更加进步(促进了编年体的中兴和兴盛),是集体修史的前奏;文章风格基本达到一致;作者立场观点鲜明突出,资治性著作又比较突出政治、军事

(4)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注文丰富(字数与原文相当)、重视典制;处处体现出作者南宋遗民的立场观点(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提出)。

5、与通鉴相关--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和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两者均是对通鉴之改编,前者改编史实、后者改编形式,皆便于初学,并形成史书体裁。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1)作者改编通鉴,集事于一(合为305 件),把复杂的历史故事简明化、枯燥的政治事件故事化;如春秋到秦概括为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题目言辞也体现出其观点立场。

(2)纪事本末体:把“分年记述”的一件事按时间顺序集中抄成一篇并标上题目,这样每一标题之下叙述一件事的始末,便形成了此体裁。

优点:史学价值高,“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章学诚),“善抄书者可以成创作”(梁启超),特别便于初学;

缺点:史料价值不高,往往将不能归于历史事件的材料省略不录。

(3)纪事本末体演变:早期并未直呼“纪事本末”,如南宋时有《春秋左氏传》(章冲)亦为此体,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最迟至明代才出现以之为标题的著作,清《四库提要》便专设一门,但其初始便自袁枢。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1)作者改编通鉴,务在宣教明化,亦按编年来纪事,但记述时有“纲”“目”之分。

(2)纲目体,纲源于《春秋》目源于《左传》,其程序有三。一是凡例(现存19条,系后人归纳)、其次才拟定纲,然后才可有目(所谓纲举目张也),纲体现作者观点、再据此归聚目。

表现在史书上:大字顶格为纲、小字降格分注为目。

优点:史学价值高,纲目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初学,处处体现其理学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如三国时以蜀汉为正统、武周时期不用其年号,体现其正统论);

缺点:史料价值不高。

(3)朱熹之后,本朝亦有纲目体史书,为便于寓褒贬,多径抄正史之“本纪”为纲以张目,

三、宋代对当代史的编修原因

1、政治危机:北宋的突然灭亡

2、史学危机:官方藏书散失严重、亟需抢救文献

3、修史传统:动荡时期激起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成就

1、官方国史及实录

国史:今虽不存,但《宋史》基本以之为基础修成;

实录;比较系统。今存《宋太宗实录》,实录之编修多涉及政治情况(如北宋时以太宗、神宗时期改动多),故重编、改编较繁;其他:会要、圣政、宝训等。

2、私家所修史著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尚司马光,故成此书,记北宋九朝之事;目的在总结历史,“使众说咸合于一”,以编年记事、“长编”者即通鉴编修程序之一(作者上升为一种编修方式);

该书取材丰富、编修原则为“宁繁勿略”,注文丰富,是研究北宋历史最详备的材料(惟有末期两朝之卷散佚)。

李心传《建元以来系年要录》

尚司马光,记南宋高宗一朝之事(共36年,开端有南宋立国之前与敌国谈判之追述、下至高宗为避金军之祸退位之时);目的在总结南宋“中兴”之历史;取材丰富,其父有史官之便。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专记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和战的关系,记事历三朝约45年之历史(起于北宋钦宗时“海上之盟”、终于绍兴时金完颜亮自杀,“北盟”指宋金外交为主要的联盟),详于靖康一段之历史:取材丰富、多引用原文。

郑樵《通志》200卷

尚司马迁,讲求会通:该书属纪传体通史、更有人称其为博物学(所记广博);史学价值高(章学诚)。

马端临《文献通考》

宋代的史料价值高;通过“论”“考”阐明作者观点。

乐史《太平寰宇记》

汉族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从该书起,突出记载人物和艺文,地方志的体例即由此生,地方志变为地方史;南宋地方志编修兴盛,与官员好宣功耀绩有关;北宋多总志、南宋多地方志(与国家形势有关)。

四、元修宋辽金三史【考点九】

60年之讨论奠定了修史的基调,最终在元顺帝时下诏由脱脱主持编修。

1《辽史》:最先完成,取材参考了耶律俨、陈大任的著作。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优点:表中的“国语解”涉及官名、地名、姓氏称谓等详细情况,志中“律历志”也比较详细。

缺点:内容缺乏(时间仓促)、记事不完备,如本纪详而列传简等。

2、《金史》;三史中最详者,取材丰富(包括刘祁、元好问等人的著述,各种实录等);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3、《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以列传较多);编修目的和原则在“崇道德而黜功利”(反映出理学的观点,同时批评浙东学派、王安石等人变法的功利,元时理学亦盛),提倡“忠义”;取材上,因编修时间短且量大,多由国史改编而成(没有国史的宁宗以后由史官补充),总体史料丰富,叙事详尽。

特点(优点);

(1)首次设立“道学传”,与“儒林传”分离,反映其地位之上升(理学兴盛)

(2)将外国与蛮夷分开列传、利于了解宋的对外交流情况。

(4)志:“地理”“职官”“食货”“河渠”等比较好。

(3)纪:以南宋高宗时最多。

缺点:体例不一、“繁芜杂乱”(三史中评价最低),其记事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故后多有修“宋史”者,如陆心源《宋史翼》,但均无大成)

第六章、明清:传统史学发展末期

传统史学衰落阶段,量大而创新不足。明代在晚期史学发达、清代晚期兴起边防史的研究。

明末清初出现带有启蒙色彩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清以考据学见长亦出现三大家王鸣盛、钱大昕、赵翼,史学理论上以章学诚的成就最高。

一、明清史料概括(然并卵~)

1、概括:明清实录很完整(明代仅缺崇祯朝之实录,共有3000多卷;清代有4000多卷。)

实录与国史:实录是记叙实事,容易编修;但国史需要定性,涉及到当时的评价,因而不易编修。官修的纪传史书上,明代仅有焦竑的“国史”(未完成),清代有赵尔巽《清史稿》。】

2、明实录举例(留存至今):《万历起居注》《大明日历》《大明日记》。

3、官修史书简述:

(1)资治通鉴类史书:明代编成《宋元资治通鉴》;清代编成《资治通鉴后编》(徐乾学)《续资治通鉴》(毕沅)。属于纲目体类史书,清代突出的是《通鉴纲目三编》。

(2)纪传体史书:《元史》《明史》。

【私修史著不可胜数。】

4、其他材料简述:

(1)典制类:明《大明会典》(以六部为纲);清有五部会典(“十通”组成的部分)。

(2)方志(成就突出):方志就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

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宏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方志分总志、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专志3种(总志:明有《大明一统志》,清有《一统志》;各地区志;明代是定型期;专志:记载专业门类的方志,如“边防”“书院”类。);清代方志编修达到全盛、现存有 8000多种(大部分是清代的);史学家章学诚既参与编修,也有相关的著作。

(3)纪事本末体:所列的篇目更加简明,《宋史》《辽史》均有著作。

(4)档案:存留比较多,藏地多在南京、北京、台湾、东北。

(5)非汉文资料:满文老档案、新档案等。

5、机构设置:设置简明,功能有限,不及前朝之善。

二、明修《元史》【考点十】

1、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仿《宋书》,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王祎主编。过程:洪武元年,徐达攻下大都,获元十三朝实录;年末朱元璋下诏编修《元史》(出于政治目的,故次年才设置机构、任命人员进行编修);任用一些元朝遗老,取材除实录外,还有元朝的典章制度史,主要有《皇朝经世大典》(《志》和《表》主要取材于此),还参考其他资料,具有原始史料丰富的特点;第一阶段完成159卷,因缺元顺帝一朝材料而止,完成材料收集后,次年七月成书。

2、内容:

(1)纪:以元世祖和元顺帝的最为详细

(2)志:比较突出的有《地理志》(全面反映出元和辽的疆域、以及首次实行行省制下的地方行政区划状况)《选举志》《百官志》等:

(3)表和列传:分类详细(以臣为例,分奸臣、叛臣、逆臣)。

3、概况;

(1)没有论、赞,一律直书,善恶自现;

(2)缺陷:编修仓促,详略不当,记载矛盾等(故后人多重修与补修,如魏源《元史新编》、屠寄《蒙兀儿史记》、柯邵忞《新元史》等);

(3)价值:原始史料价值比较高(实录、大典、一统志)。

明代的修史制度:不修国史、实录不实。】

三、私修明代史(明人及明末清初之人所修)【考点十一】

1、谈迁《国榷》:

(1)概况:作者系明末清初人,始终以明遗民自居,自幼喜爱历史,因崇尚司马迁故改名,

志向在编修编年体之明代史,“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后失窃,再发愤重编,补充了一些史料(如“南明”之历史);

该书名“国榷”意为广泛参考相关史料,凡 104 卷,全书之首有4卷分类的篇目(共有“大统”等 14类,内容源于正史之表、志),具有提纲擎领的作用,余100卷系编年史;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

(2)价值:

A史实记述比较真实,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如记《明太祖实录》中未记之胡惟庸案、蓝玉案及其具体牵连人员数目;记其他实录中未记的建文帝之事。

B.记述比较全面、系统:除南明史实外,几乎囊括有明一朝在崇祯之前的历史,像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在其他史籍中比较少见

C.多发议论、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多独到见解,

D.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缺点:语言有时过于简洁;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

2、计六奇《明季北略》与《明季南略》:作者系明末清初人,明朝遗民,为私塾教师,教学之余编成此书:前者记努尔哈赤起兵东北到崇祯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史、后者记南明四朝之史;两书于康熙时完成,记“胜朝轶事,亡国遗闻”,还有农民起义、明人抗清等史实的记载,目的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缺陷,囿干身份所限,史料来源有限,记载有失真、言过其词之处,还有封建迷信观念。】

3、王世贞《弇三堂别集》:

(1)概况:作者系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成就亦很高,本书共100卷,是一部形式特殊(以诗文为正集,以此无当於经术政体,故称别集)的明朝史。该书记述丰富,考订周详,可补实录会典之阙,如揭发《明太祖实录》隐瞒的政治大事件等;其方法则开清代考证史学先河

(2)内容:述、考、表(价值最高)。述:记明大事异闻;考:记典制;表:似纪传体史书之表。代表是《史乘考误》:考论明代之本朝史、将当时史著分为国史、野史和家史三类,并有独到的评价。

【弊端——国史:有“漏载”(材料短缺);有“缺载”(避讳所需);有“失载”(与史官爱好、皇帝与大臣的倾向有关)。

野史:一是污蔑;二是轻信而多舛(错误);三是荒诞怪异。

家史:褒扬隐恶。

优点——国史:叙述典制、记叙文献比较清楚。野史:“征是非,削忌讳”。

家史:记载宗族情况和仕宦生涯很详细。】

4、李贽《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

(1)作品:《焚书》为读书札记和诗文集、《续焚书》为门人记其言论之作、《藏书》记叙并评论自战国至元末800余人的事迹、《继藏书》记明朝的部分事迹。

缺陷:宿命论、循环论。

(2)思想:主张“六经皆史”,打破了儒学独尊的神圣地位;主张独立思考,“一切断于己意”,他认为千百年来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评价标准应该因时而变;评论史事和人物时,根据其实际贡献和对民众的态度评价,故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汉武帝乃“圣主”、武则天因知人惜才安民是“明主”等。

四、《明史》的纂修【考点十】

(1)概括:所记起于元顺帝时明太祖朱元璋起义、终于明思宗崇祯时起义军李自成攻破北京293年之史实。清朝特设明史馆编撰、主要根据《明实录》修成、题张廷玉修,实际上是三次修成的、历经 95 年、是中国设官修史的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

(2)过程:第一次在顺治时,出于政治目的,成果不大,第二次在唐熙时,命张玉书为总裁加上博学鸿词科录取的50人(笼络知识分子)编修、黄宗羲弟子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与编修、经过著名学者订立其体例故基本的完成了创制;第三次在雍正时、到乾隆时张廷玉领衔上奏。

(3)体例:本纪中英宗两次为帝故其纪由“前纪、后纪”组成;列传中新增“阉党”““土司“流贼”三传;志中“艺文志”专记明朝一代的著述且不记藏书;表中有六部加都察院构成“七卿年表”。

(4)评价:因为记事有意避讳建州女真早期臣属于明朝和南明抗清的历史、加上史官忌讳过多、史稿被数易以利于统治等缺点,故评价不高;但具有以历史学者纂修、原始材料丰富和编撰方法先进的优点。

五、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及其史学成就:共同主张是“经世致用”【考点十二】

1、顾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其著作集中体现出重视史实和经世致用的思想。

(1)《日知录》(笔记)。分“经术”“治道”“博闻”三部分、对历代人物和掌故进行总结和评论;

(2)《天下郡国利病书》。谈论明代得失的评论性著作;

(3)《肇域志》。汇辑有关地理的著作;

(4)《历代宅京记》。记历代都城之历史。

2、王夫之: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著作的目的是为总结历史之教训以刺现实(明代)。

(1)《读通鉴论》。通过总结评论《资治通鉴》中的相关人物与史实、从史书中找出经世致用之实例、以应用于现实;

(2)《宋论》。主要论述宋仁宗时期兴起的“台谏”制度、认为其“以言误国”、对王安石变法评价不高等。

3、黄宗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一生以清军入关为界分两个阶段、且终生不仕。

(1)《明夷待访录》“原君”篇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原臣”篇认为官吏应为天下负责;“原法”篇认为三代以上有法而以下无法、全凭君主一独断。

(2)学术史著作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合著)。

概括:前者对明三百年间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涉及两百多名学者、主要以 19 个学派(学案)为纲进行编修、内容又以王阳明“心学”为重,其体例是由“序”“传记”和相关材料组成,其价值在客观公正不依门户之见、阐明学术宗旨并探求学术精神、博采兼顾、奠定了学术思想史的基础;后者编修著者有数人、其体例由黄宗羲所创、主要内容由全祖望完成,涉及 91 个学案、体例似《明儒学案》但每一学案之前采用表格来说明与学派相关的人物及事迹(如讲友、门人、私淑等)、在该书之前增加“序录”叙述大概和宗旨、在每一学案之后加以评论。

缺陷:前者未立李贽、王世贞之学案;后者将分别以苏轼、王安石为代表的“蜀学”“新学”排列在后。

六、乾嘉时期的史学成就:整理史籍【考点十二】

此时期考据学兴盛,主要派别有以惠栋、钱大昕、王鸣盛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代表的“皖派”,阮元为代表的“扬州学派”;其中吴学“专”、徽学“精”扬州学派讲求“通”。

1、古书的辑佚、增补和考证(多以“补”“专”“注”“详”“续”“辑佚”等冠名)是整理史籍工作的主要方面:如清朝时补史成为明显的特点、且大都是补志和表。

2、钱大昕《廿二史考异》100卷:江苏嘉定人、乾隆时进士、后归家不仕而潜心研究经史。

本书以考订、校勘、训诂见长,对二十三部史籍(24史除去《旧五代史》《明史》、另将司马彪《续汉书》从《后汉书》中独立出来、共23 部)及其注释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文字考订和内容考证:尤以唐以后三部正史《新唐书》《宋史》《元史》考订最为详细,其中尤以《元史》考订成就最大、代表了《元史》研究的最有成就者;史料运用方面,采取“以史证史”、“以经证史”的方法,强调以出土材料与文献资料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00 卷:江苏嘉定人、乾隆时进士、后专门从事著述讲学活动。

本书亦考亦论、以考订见长,“商榷”之内容是“改讹文、补脱文、去衍文”,对十七部史书(从《史记》到《五代史》本有 19 史、然著者以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各为一书故为17史)进行考订商榷、而其重点在考订新旧《唐书》和《汉书》:该书的考订有四个方面,包括校勘文字、考证典制、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评论史书的优劣;如:对范晔评价甚高(“千古能有几人")、惋惜《魏书》著者魏收“被污独甚”、对《南史》《北史》著者李延寿评价低。

4、赵翼《廿二史札记》100卷: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乾隆时进士、后归家不仕而潜心研究经史。本书由考有论、论多于考,对二十二部史书(实际上包括从《史记》到《明史》的全部 24 史、因清廷还未正式批准《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为正史、故沿用过去 22 史之说。)进行考论:考证方法是“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抵牾处、自见辄摘出”,

评论历史事件重在历代政治成败、往往能把握住各代的特点和症结之所在;本书言深而不古奥、纯朴而不流俗、是研究 24 史的必参书和指导初学门径的重要著作。

5、章学诚《文史通义》8/9 卷:字实斋、号少岩、浙江绍兴人、虽为乾隆时进士但一生清贫、清代著名史学评论家。该书“内篇”泛论文史、“外篇”专言方志。

观点

(1)承认历史的“进化观”;从上古、三代开始到近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物的发展是顺“势”而来的、先王的成法不可恢复;

(2)提倡“经世致用”;史书不仅记事、还能明道,应从当代典制、掌故中寻找“有用”之处;

(3)强调“六经皆史”:这是其史学理论的核心,从学术源流及经史本质两方面论证了史学必须“经世”,说明“经史”一家、打破了经书的神圣地位;

(4)强调史家的“史德”: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强调才、学、识,章学诚又增“史德”、强调史家必须“心术”端正才能成为良史;

(5)史学领域内强调“撰述”与“记注”的区别;前者类似历史学论著、后者类似史书直书往事,他强调以富有创见性的“撰述”为主;

(6)史学实践上有编修实践并形成了系统的地方志理论;他曾编修的《和州志》《永清县志》《湖北通志》:修方志主张立三书,即“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互面行、缺一不可”,强调将地方志当作地方史来修撰。

贡献:

(1)六经皆史:对于早就被提出的观点、章学诚是将这一观点发挥透彻的学者,阐述了经学就是史学、还奠定了历史史料学的基础;

(2)提倡方志:方志书始于西晋挚虞《畿服经》、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但都是属于史书不能概括在地理书中,章学诚之前有方志书而无方志学、方志学是他创立的;他主张把国史建筑在地方志书的基础上、主张州县设立志科以采集史料、方志编撰必须包括“通志”“掌故”“文征”三部分;把方志提到史书的地位并发展成方志学,是章学诚对史学的最大贡献;

(3)史学方法:

A.史书应有图、有《史官传》

B.区分史书为记注、撰述、纂辑三类

C.史家之言必有征

D.对历史人物评价有“八术”

(4)史籍校雠:认为刘向校书而作《别录》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使人们可以“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著有《校雠通义》)

一、先秦

1、《春秋》【考点一】

2、其他史籍【考点二】

二、秦汉

“前四史”【考点三】

三、魏晋

1、发展特色【考点四】

2、史学成就(反映社会风 貌的著述)【考点五】

四、隋唐五代

1、唐对前代史的编修【考点六】

2、唐中后期的几部 著作【考点七】

五、宋元

1、发展特色【考点八】

2、成就【考点九】

六、明清

1、两部正史【考点十】

2、明朝私家修史【考点十一】

3、明末清初及乾嘉 时期几大思想家【考点十二】

凯文·道恩斯:

5秒前:该书记述丰富,考订周详,可补实录会典之阙,如揭发《明太祖实录》隐瞒的政治大事件等;其方法则开清代考证史学先河。

罗德里戈·索罗戈延:

1秒前:二、孔子的史学成就

MeganMontaner:

5秒前:(4)《历代宅京记》。

贾斯汀·钱伯斯:

3秒前:尚司马光,故成此书,记北宋九朝之事;目的在总结历史,“使众说咸合于一”,以编年记事、“长编”者即通鉴编修程序之一(作者上升为一种编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