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文化主体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发布日期:2024-09-19 20:19

来源类型:新闻报刊 | 作者:杰西·霍奇斯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正版2023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澳门历史记录查询】【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全年資料免費大全】

李文堂

王博

林尚立

樊锦诗

汪晖

钱乘旦

5月23日下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主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文堂,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晖,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等分别发言。与会嘉宾围绕文化主体性的坚守、中华文化的品格风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李文堂

建设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新文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文堂以《文化主体性的坚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为题发表演讲,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历程,阐释党如何通过“两个结合”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作为一个民族,如果遗忘了自己的优秀传统,就会缺乏文化的创造力、缺乏自主的知识体系。文化主体性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精神独立性甚至文化主权的丧失。”李文堂说。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这种进步过程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觉醒的过程,既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建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他补充道。

“进入新时代,文化主体性通过‘两个结合’更加突显出来。”李文堂认为,党通过“两个结合”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创造出新的文化生命力,从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者。

“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就在于其坚守本位、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李文堂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党的理论自觉与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精神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具有返本开新的文化力量。

“我们从中可见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建具有双重作用。”他认为,这种双重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对西方文明弊端的批判力度,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中华文明优势的建构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发挥独特的双重作用?李文堂认为,马克思一直试图探索一种超越西方现代性的紧张关系的新文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与矛盾的真正解决。“但是,这种新的人文主义在西方文明内部缺乏土壤,而在中华文明中有其文化基因。”

李文堂认为,中华文化的主体是道德型文明,其核心力量是道德理想主义的代表性力量,强调超越社会、种族、血统、身份、利益集团所代表天下的精神,具有道济天下、经世济民的观点。“正是由于这两种人文精神的相聚,我们今天才能通过‘两个结合’,发展出人与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等思想。”

“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李文堂期待,这种现代文明将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新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文明”。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王博

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不容忽视

“回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历史,在东临沧海、西越流沙、北连大漠、南跨五岭的广大地域,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鲜明品格。”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以《中华文化的品格风貌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气象意蕴》为题发表演讲。

在王博看来,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价值立本。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基础文化的确立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确定。儒家的仁义、大同赋予了中华文化爱国正义的底色,道家的因循自然则突出了节制等方面的精神。

二是秩序立纲。秩序是文化的骨干,建立在价值的根基之上,表现在对天、地、人和社会各领域的稳定组织之中。礼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秩序符号。

三是人心立基。人心是文化的枢纽,价值和秩序只有安放在人心之上,才能获得稳定的根基。人因此成为道德的人、伦理的人、文化的人。

四是教化立俗。教化是文化的功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价值涵予人心,以秩序规范行为,是塑造人格、改善社会的基本途径。

五是器物立用。器物是文化的表达。《系辞传》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物成为表达中华文化价值和秩序的载体。

王博认为,中华文化的鲜明品格集中体现在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尊道贵德的价值理想。

守正创新是连续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王博认为,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体,连续性是中外学者共同承认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形成这种连续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容忽视的是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守正的核心是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传承,创新的实质是在守正前提之上对时代问题的回应。”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不断塑造形成的文化格局。王博认为,中华民族始终立足于文化主体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多元文化因素,以多元滋养一体,以一体凝聚多元,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时至今日,世界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面貌。奠基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什么样的气象意蕴呢?

王博用四句话进行了描绘:这是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贯通融合的现代文明;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和精神协调并进的现代文明;是执着于社会的持续改善、秩序与活力并行不悖的现代文明;是致力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自信与包容相互成就的现代文明。

南方日报记者 王涵琦

林尚立

以中国式现代化迎接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

如何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题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的演讲中进行解答。他回顾了哲学科学社会的演进历程,提出要把握世界进入数字时代的机遇,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迎接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的到来。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林尚立指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就是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与人类现代发展相伴相生。”林尚立指出,回望历史,人类文明总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动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人类历史曾经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技术飞跃,第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农业,第二次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每一次的技术飞跃和进步,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都会产生伟大的思想文化成就。”

如今,人类社会正开始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迈进。“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而且还具有与西欧、美国现代化完全不同的时代使命。”

林尚立预期,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现代化,中国正在成为人类现代化新的中心地带,也将成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心。“这要求我们必须着手以中国式现代化去迎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如何迎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着力点在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因为马克思不仅是在解释世界,还要运用新的知识体系去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不但在理论上创新,更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改变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的发展进程。”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前提,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林尚立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上百年的伟大实践中,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塑造了力量。

他期望,充分提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创新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中国知识体系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新的境界。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樊锦诗

敦煌文化遗产蕴含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以《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为题发表演讲。她深刻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文明多方面的精神标识。

“千年的持续开拓,创造了敦煌莫高窟。”樊锦诗说,“1700多米长的崖面,至今保存洞窟735个,塑像2400多身,壁画4.5万平方米,使莫高窟成为举世无双的佛教石窟艺术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宝库。”

“提炼、展示、弘扬和传承敦煌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向国际展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文化形象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樊锦诗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其一,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开拓精神。丝绸之路的贯通、河西地区的安定、敦煌的开窟造像,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

其二,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敦煌文化遗产不仅保存了中国的建筑、历史、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医药、礼仪、民情风俗和典章制度,而且融汇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元素。敦煌文化遗产就是体现“丝绸之路精神”的典范。

三是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和繁荣,东西方文明在敦煌长期持续地交融荟萃,不仅有外来文化“引进来”,中华文化也向更广阔的地域传播浸润。

“历史上由敦煌传入西域地区的儒家经典、律法、医学和蒙书,对应着中华民族的哲学理念、社会正义、人本情怀和育人智慧,体现出中华文化济世安民、泽被西方的人文之光。”樊锦诗解释道。

樊锦诗介绍,在敦煌遗书中保存了不少蒙书,其内容有《千字文》《开蒙要训》《百家姓》等基础识字教材,也有《蒙求》《古贤集》等知识类教材,还有《太公家教》等德行类教材。蒙书影响之深远,不但唐、五代、北宋期间广泛地流行在敦煌地区,甚至还远播到日本、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成为这些国家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教材之一。

樊锦诗认为,在今天挖掘弘扬敦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共生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我们感悟祖先的智慧、感知民族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赓续历史使命、守护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 王涵琦

汪晖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文明史观的灵魂

“中国化是立足于中国现实和朝向未来的、自我更新的进程。”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晖在以《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与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为题的演讲中,从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里,总结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启迪。

汪晖观察到,冷战结束后,中国不但保持了政治结构、人口构成、国家规模的完整性,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基础上,正在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没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之间的连续性,这一现代化任务是难以完成的。”他说。

汪晖认为,革命、变革和连续性创造,是现代中国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文明生生不息的伟大传统。“这个经验的核心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化一直是现代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命题。中国化是从中国传统中提炼的先进思想,也是中国革命最为重要的经验总结之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文明史观的灵魂;中国革命和改革进程的中国化问题,也建立在人民史观之上。汪晖进一步指出,中国各民族团结凝聚、并在20世纪成为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中华文明史观的主要内涵。

汪晖认为,“中华民族”的概念超越了西方以种族和族裔为中心的民族概念,凝聚了中国文明的智慧和经验。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里,“中国”这一概念的形成,同样展现出独特的弹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弹性、适应性意味着一个持续的中国化过程,可以将各种外部的新元素持续地纳入自身;而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在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中国文明的延续性。”他说。

中国化包含着地理、血缘、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政治等各层面的融合。汪晖进一步指出,中国化也并非意味着单一性,而是蕴涵着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呈现出“满天星斗”的灿烂景观。天下一统的观念和大一统的政治,也对后世产生持久的影响。

进入近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互相碰撞交流,也开启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汪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中国文化的地基上探求自身的民族形式。

汪晖期待,中国通过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探寻,为世界探索和平发展之路,为多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贡献理想与力量。“这是中国道路题中应有之义。”他总结道。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钱乘旦

以现代化为手段让古老文明焕发新光彩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以《文明的生成、延续与现代化转型》为题,从“文明的产生和扩散”“文明的延续和断裂”“文明的更替与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路径的思考。

对于文明的产生机制,过去很多学者侧重强调内部因素,例如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积累、私有财产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分化、国家形成。但钱乘旦表示,文明的产生还存在外因。

他解释到,外因和内因是互动的。存在某方面优势的人群,无论是器物还是精神方面的优势,都一定会影响到其他的人,逼迫他人去学习。钱乘旦认为,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相互学习和模仿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为防范外来人群,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从所有成员履行同样的职责,转变为实行分工,出现生产者、防卫者和领导者的分化,产生政治形态。

“因此我们可以说,‘交往’是文明产生的要素。没有交往就没有文明。”钱乘旦说,“孤独的文明是难以生存的。”他以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苏美尔地区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为例,说明“交往”同时也是文明扩散的基本机制。

而在对“文明的延续和断裂”的思考上,钱乘旦认为,制度和精神两大载体的关系,决定了文明的程度。“如果两个载体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彼此呼应,文明就能够深入人心。”

相比于其他的文明,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自孔子时期开始,“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保证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谈及“文明的更替与转型”,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意味着全方位的改变;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深造,是文明形成以后最伟大的一次变革。

“当我们细看世界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会惊讶地发现,正是那些人类最古老的文明的中心所在地,包括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倡导现代化最为突出。”钱乘旦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文明的回归”。“回归”就是以现代化为手段,完成文明的转型,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的光彩。

但现代化的道路,每个国家存在不同的问题和情况。“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道路。”钱乘旦认为,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艰苦奋斗、前赴后继,通过几代人不懈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绩。他表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仍在继续,中国人民一定会继续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南方日报记者 王涵琦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仇敏业 张梓望 梁钜聪 许舒智 鲁力 朱洪波

田玉慧:

8秒前:汪晖认为,“中华民族”的概念超越了西方以种族和族裔为中心的民族概念,凝聚了中国文明的智慧和经验。

赵铁人:

7秒前:礼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秩序符号。

常文明:

2秒前:时至今日,世界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面貌。

杰尔·伯恩斯:

1秒前:他回顾了哲学科学社会的演进历程,提出要把握世界进入数字时代的机遇,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迎接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