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 第三届沪江公共外交论坛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24-09-19 13:17

来源类型:潮句子 | 作者:Finlay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新澳天天开奖资料大全最新54期图片视频】【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2024新澳门天天彩免费资料】【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澳门正版免费料大全精准板】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3日电(记者 许婧)“‘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和‘科技发展新机遇’这三个词都有各自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就像是三个函数,它们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新观念?这就是今天我们想要‘求解’的。”9月22日,在第三届沪江公共外交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赵启正开场就抛出了这三个关键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来自学界、政界、企业界的特邀嘉宾与上理工师生代表围绕“‘一带一路’十周年展望:新机遇新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论坛由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承办。

凝聚共识,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十年的建设,“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发展、互联互通、民心相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实践和理论逻辑,坚信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一带一路”各国共同发展开辟更广阔路径,开创更美好前景。

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持续扩大,凝聚共识尤为重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针对当前“一带一路”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深刻理解“共商共建共享”机制的内涵,加强应用,从搭建平等对话平台、坚持科技创新、聚焦国际议程出发,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新型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机遇,让各国人民真正“一带一路”的成果。

圆桌论坛环节分为学者专场和企业家专场。在学者专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雪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科研部主任南储鑫,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黄仁伟等专家就“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意涵、十年历程、未来展望等问题深入探讨。

民心相通,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公共外交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民间友好、媒体传播等方式,向国际公众传递‘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意图和实际效果,消除误解和偏见,增强参与国政府以及公众对我们的认同度、信任感和凝聚力。”赵启正表示,大学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和网络,通过加强国别公共外交研究、智库合作、民间组织等方式,向国际公众展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

打造“信任丝绸之路”,公共外交大有可为。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于2020年共同创建了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三年来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成果出版等各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持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贡献。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凌宇介绍,上海理工大学始终保持“大世界”情怀,与美国、英国、德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以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长周汉民作总结讲话。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一带一路”走过的十年,是顶层规划设计日臻完善的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十年。中国将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编辑:许婧

Adib:

7秒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来自学界、政界、企业界的特邀嘉宾与上理工师生代表围绕“‘一带一路’十周年展望:新机遇新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Chrissy:

6秒前:凝聚共识,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十年的建设,“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发展、互联互通、民心相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曼吉特·辛格:

7秒前:”赵启正表示,大学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和网络,通过加强国别公共外交研究、智库合作、民间组织等方式,向国际公众展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

东智鹤:

7秒前:”9月22日,在第三届沪江公共外交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赵启正开场就抛出了这三个关键词。